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地球科学学院举办第十九期研究生“晶格”学术沙龙活动——地球系统演变中人类世与古环境重建

发布时间:2025-09-26来源:浏览次数:

为促进研究生跨学科对话,更好地激发研究生对地球系统演变中自然与人类驱动力的新思考,9月18日下午,地球科学学院在朝阳校区鸽子楼109-1研讨室举办了以“地球系统演变中人类世与古环境重建:从澳大利亚火历史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启示”为主题的第十九期研究生“晶格”学术沙龙活动。本期学术沙龙特邀澳大利亚科学研究院国家委员、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委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植被演化历史专业理学博士约翰·道森教授,吉林大学柳蓉老师、于祥江老师和张新荣老师为点评嘉宾。会议由张新荣老师召集。分享的同学有博士研究生刘高飞、刘春龙、霍元勃、刘嘉康,硕士研究生胡钦芝、夏超、郁杭玉、毕研威、龚艳、陆祉薇、艾常荔、张浩、张海洋。活动由2025级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梓萱主持。

首先,柳蓉老师代表地球科学学院对约翰·道森教授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之后,数位同学围绕地质与古环境前沿课题、聚焦不同方向展开汇报:刘高飞通过分析炭屑、分子化石与沉积记录,揭示早白垩世野火事件对古气候环境的影响;刘春龙、霍元勃、龚艳、艾常荔、陆祉薇、张浩、张海洋借助热模拟、碎屑沉积与粒度证据,探讨煤组分氧化、盆地古气候演化及冲积平原演变规律;胡钦芝、刘嘉康、郁杭玉、夏超、毕研威结合河流地貌、低温热年代学与地震剖面,研究构造隆升、地震发震机制及湖泊有机质—植硅体耦合关系。研究生们凭借其深厚的理论根基与科学的研究方法,呈现了具有创新性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体现了他们对前沿科学问题的系统性探索与深刻思考。

汇报结束后,约翰·道森教授对同学们的报告做了点评。随后,同学们跟参会老师就遇到的科研问题及解决方法等进行了交流。参会研究生纷纷表示,本次学术沙龙为师生面对面交流提供了宝贵平台,有效拓展了自己科研的视野与思路,从中受益匪浅。参会老师根据本次沙龙的见闻,提出了形式上的建议。活动组织者认真听取了老师的建议,并将其反映给了研究生会相关成员。学院研究生会将会充分考虑有关问题,立足实际情况,结合老师建议对沙龙形式进行适当调整,以求学术沙龙系列活动能更好地起到促进学术交流、开拓学生视野的作用。

本期“晶格”学术沙龙活动既是一次知识的深度共享,也是一次科研精神的生动接续。约翰·道森教授以他一贯严谨的治学风范和富有突破性的思维方式,为年轻学子树立了崇高的标杆,深深激励着新一代科研工作者在地球系统演变的征途上坚定信念、持续奋进。我们坚信,在老一辈科学家的悉心指引与深厚积淀的滋养下,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必将迎来更多卓越的突破,不断开拓学科新疆界,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