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地球科学学院开展第十六期研究生“晶格”学术沙龙活动

发布时间:2025-01-06来源:浏览次数:

为加强研究生之间的学术探讨与思想交流,跟踪学科前沿动态,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2024年12月27日,学院在鸽子楼301-1室举办了以“土地资源管理与生态管理策略研究”为主题的第十六期研究生“晶格”学术沙龙活动。

本期学术沙龙活动由梁安琪、钟经发、金欣悦、张黎欣、孙明英、李浩也、许文欣、江承格、王兴一、罗涵、陈莉媛李毓十二位研究生担任主讲人,李月芬、王灵芝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活动由2023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许文欣主持。

2E3B20

2023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许文欣主持活动

活动中,梁安琪同学探讨了三生功能视角下吉林省耕地利用隐性转型机制,并针对未来吉林省耕地利用管理和政策制定提出了建议;钟经发同学讲述了黑土区覆膜农田的时空变化,利用GEE平台分析发现了不同地区和年份的覆膜农田面积及其覆盖频率有明显差异;金欣悦同学研究了中国吉林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及潜在流动,在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生态系统服务集成管理;张黎欣同学探讨了不同施用条件下生物炭对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制,为生物炭改良土壤提供科学依据;孙明英同学基于POI数据研究长春市区城市功能识别与分布特征,为城市功能优化配置提供参考;李浩也同学研究了不同氮磷比条件下生物炭对盐碱化草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许文欣同学研究了盐碱胁迫对羊草吸收和转运锰锌的影响,为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参考;江承格同学研究了江苏省耕地非粮化的时空演变及多情景模拟;王兴一同学探讨生物炭配施硫酸铝对苏打盐碱地土壤磷素组分的影响,旨在提高磷素有效性;罗涵同学讲述了微塑料在土壤中垂直迁移的影响因素,强调微塑料自身性质、环境因素及土壤生物的作用;陈莉媛同学通过多维测度和聚类分析,研究了中国县域城市蔓延特征变化;最后,李毓同学探讨了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演变特征,并进行了多情景预测。

2EC625

2022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梁安琪作学术报告

2E7C73

2024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钟经发作学术报告

2FBE81

2023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金欣悦作学术报告

2F45FB

2023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张黎欣作学术报告

2F9BB2

2023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孙明英作学术报告

2FC67E


2022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浩也作学术报告

2F00CC

2023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许文欣作学术报告

2F6DA6

2022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江承格作学术报告

2F46C4

2022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王兴一作学术报告

2FBB5D

2023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罗涵作学术报告

2EB1B7

2021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陈莉媛作学术报告

随后,参会师生针对土壤健康、生物炭应用与盐碱地改良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各抒己见。李月芬老师对各位主讲人的汇报内容也进行了点评分析,老师强调学术汇报应注重资料的严谨性和论证的逻辑性,确保每一项数据和引用都准确无误。王灵芝老师强调了广泛阅读的重要性,提倡在研究中融合跨学科知识,以多元视角审视问题,形成独到的学术见解,她鼓励学生在深入钻研专业文献的同时,也要敢于质疑和创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F263F

参加活动师生合影留念

学以聚之,问以辩之。本届"晶格"学术沙龙活动成功点燃了学子们对科研创新的热情与活力,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分享成果、交流学习的创新平台。它不仅拓宽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还激发了思考与创新。在师生的支持下,晶格沙龙将继续提供丰富的指导和交流互动,塑造一个包容、合作、自由的学术环境。它将成为学科交汇的源泉,催生创新发展之花,为学院的学术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