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地球科学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国家级优秀项目(已结题)展示——王杨组

发布时间:2015-11-27来源:浏览次数:

项目名称:兴城地区长城系大红峪组与团山子组接触关系研究

指导教师:郭巍老师为小组指导教师

1448603773255141.jpg

郭巍,教授,现任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主讲《石油构造分析》、《油气综合评价》、《地震地质解释》课程。主持十余项科研项目,如:非海相盆地层序地层学特征与方法研究,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段构造沉积演化及有利目标优选,柴北缘地区中生界沉积特征研究,伊通地堑莫里青断陷双阳组沉积微相研究,吉林省布海—合隆地区天然气资源评价等。共发表文章十余篇,著有教材《石油构造地质学》和《陆相层序地层学导论及应用》,1998年曾获“布海合隆沉积相研究及有利区预测”获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团队成员:该团队共五名成员,均为地质学专业学生

负责人:王杨

成员:黄彤宇,李树桐,吴海南,张豪

王杨,男,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012级学生。大学三年,以91.39分的成绩位居第一,十余门专业课均获得第一名,并以专业第一的成绩选拔进入地质学基地班。曾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曾宪梓奖学金、东荣奖学金以及中国科学院广州地化所优秀人才奖学金等16项奖励。此外,他还获得了吉林大学地学部的最高荣誉——李四光地学奖学金。最终,王杨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推免资格,并以复试成绩第一被北京大学地球空间与科学学院录取。

黄彤宇,男,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012级学生。做事严谨认真,善于总结归纳,在校期间,努力学习,曾在2012-1013学年度获校二等奖学金以及“院优秀学生”称号;2014年6月获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所“人才奖学金”三等奖;2013-2014学年度获校三等奖学金;2014-2015学年度获校三等奖学金。在2014年5月和2015年5月参加吉林大学地质技能竞赛,获标本鉴定二等奖,地学知识问答三等奖,数字化地质填图三等奖。目前已报送至中科院广州地化所攻读博士学位。

吴海南,男,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012级学生。本人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为人诚实谦虚。工作勤奋,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曾在2012-2013学年度获得校二等奖学金;2013-201学年度获得校三等奖学金。学习刻苦认真,脚踏实地,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工作积极进取,态度认真。

李树桐,男,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012级学生。为人踏实肯干,低调内敛,思维发散,积极扩展课外知识,乐观向上,深刻落实当代大学生时代要求。

张豪,男,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012级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曾获“校一等奖学金”,“院优秀学生”,并在2015年吉林大学地质技能大赛获野外地质填图单项三等奖。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做事积极乐观,做事认真负责,学习脚踏实地,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兴城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地块(华北地台)北部燕山台褶带东段,东南为华北断坳,北邻内蒙地轴。前人的研究成果表明团山子末期发生了全区性海退,本区普遍露出水面,经受风化剥蚀。大红峪期本区发生了大规模海侵,大红峪组底部不整合面代表的构造运动在兴城地区较为典型,被命名为兴城运动。但是对于兴城运动的表现特征及对该地区乃至于整个华北地区之后的构造、沉积演化的影响研究不够深入,而且由于风化物覆盖严重,“兴城运动”造成的大红峪组与团山子组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不能明确判断,不仅影响了基础地质填图和地层学研究的深入进行,还直接制约了对燕山裂陷槽东段中元古代构造演化的准确认识。

鉴于此,我们小组于2014年4月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后申请了该项目,并顺利立项。在2014年的暑期教学实习期间,我们在郭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张学姐的帮助下,对兴城地区进行了详细地野外工作,小组成员精诚团结,合理分工,测绘了5条实际剖面,取样57块,学到了不少野外知识和经验,项目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随后我们采用粒度分析、化学元素分析、古生物化石鉴定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分析,来确定大红峪组与团山子组的接触关系。并且我们把华北地区其他大红峪组和团山子组地层进行对比,以掌握华北地区兴城运动的发生规模、影响范围和表现形式。最终该项目顺利通过结题答辩,并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成果简介:

Ø完成兴城首山地区1:25000数字化地质填图。

Ø查明了Chd与Cht的岩性特征。

Ø查明了Chd与Cht接触界面特征。

Ø恢复了Chd与Cht的沉积环境。

Ø确定了Chd与Cht的接触类型及兴城运动在兴城地区发生的时间和强度。

华北地区在团山子末期主要表现为广泛的海侵,海盆面积海盆得以迅速扩大,在海盆边缘如太行山、燕山西段许多地点均可见大红峪组的海侵超覆现象。但是在这期间,内部的局部地区发生构造运动(如兴城地区),造成了沉积序列上的角度不整合。

创新性

(1)采用野外地层产状测量、粒度分析、化学元素分析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分析,来确定大红峪组与团山子组的接触关系。

(2)与华北地区其他大红峪组和团山子组地层进行对比,以掌握华北地区兴城运动的发生规模、影响范围和表现形式。

应用情况

前人对大红峪组以及团山子组的单独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硕,尤其是对两组地层顶底面的划分以及岩性特征的研究。但是由于大红峪组与团山子组的接触剖面少见,对两组地层的综合分析成果较少。本项目查明了长城系大红峪组与团山子组之间接触界面的特征、接触类型、下伏地层表面的古风化壳特征、上覆地层底部底砾岩的发育情况及其特征、上下岩层岩石学特征、造成不整合面的兴城运动发生的大致强度等科学问题,并寻找出露良好的剖面,能够使研究者更直观的观察兴城运动所造成的地层变形,也为吉林大学兴城教学实习基地提供了重要的教学内容。

项目学术交流情况

由于本项目刚刚结束调查,因此还未进行应用与学术交流,但是预计未来会为华北地台兴城运动发生的时间规模形式提供一定的数据依据和支持。未来具体应用方向主要有:

1.首山地区1:25000数字化地质填图。

2.查明大红峪组与团山子组接触界面特征以及接触界面出露典型地点,包括团山子顶部古风化壳特征,大红峪组底部底砾岩的特征以及接触界面处大红峪组与团山子组多组产状特征。

3.对大红峪组和团山子组的岩性和地球化学特征做了详细的分析鉴定。

项目组成员的收获及心得体会

通过为期一年的大学生创新实验,我们深切体会到了科研工作者的艰辛与乐趣。首先,我们野外地质实践技能得到明显的锻炼与提升,我们还掌握了识别不整合界面的方法与原理,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另外,野外工作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科研精神。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由于知识储备的有限,我们也遇到了很多理论和实践上的困难,但我们虚心向老师与学长请教,也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们的自学能力。

Ø

科研报告:

PEI,F.P.,WANG,YANG.et al. Late Pale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Plate:Constraints from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and Hf isotopes,and geochemistry of rocks from Xiaertai Group.